分类
最佳初學者外匯券商排名

在 NFT 世界中脱颖而出

黄金朋友NFT近期交易额496.69ETH

在 NFT 世界中脱颖而出

背景

2021年3月初,由美国数字艺术家Mike Winkelmann(网名为“Beeple”)创作的NFT数字艺术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通过佳士得拍卖行以42,329个以太币(约合6,934万美金)的高价售出。一时间,海内外媒体纷纷报道,刮起一股NFT的热潮。中国企业也开始逐步尝试通过自营模式或第三方交易平台模式开展NFT数字藏品交易,这也引起了中国相关主管部门对NFT交易可能存在的一系列风险的重视。

2022年4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三大协会”)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防范NFT风险倡议》”)。该倡议虽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对三大协会的会员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并且,考虑到三大协会的主管单位是行业的主管机关,其发布的文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将来可能的政策导向、监管态度甚至立法趋势,具有可借鉴性。《防范NFT风险倡议》在整体上肯定了NFT作为一项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应用,在丰富数字经济模式、促进文创产业发展等方面显现出的潜在价值,但同时也指出了NTF交易存在炒作、洗钱、非法金融活动等风险隐患,并对防范相关风险提出了一系列的倡议。《防范NFT风险倡议》的出台或许也预示着NFT相关监管领域的空白将逐渐被填补。

与此同时,NFT侵权第一案于2022年4月20日在杭州互联网法院进行了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该案对NFT以及NFT数字作品的性质、NFT交易模式下的行为界定、NFT数字作品交易平台的属性以及责任认定、停止侵权的承担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形成了相应的司法审查标准,系涉及NFT数字作品的新类型典型案例 [1]

一.

什么是NFT

“NFT”是“Non-Fungible Token”的缩写,中文含义为不可替代通证或非同质化代币。与之相对应的为“Fungible Token”(“FT”),即可替代通证或同质化代币。无论是NFT还是FT,都基于区块链而存在,而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FT之间价值和作用相同,可以对等交换并拆分,如比特币和以太币都是典型的FT,虽然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比特币或者以太币,但是每一个比特币和以太币所代表的价值相同,可以对等交换;而NFT则不同,其通过区块链将每一个通证打上唯一的标签,实现了通证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各个NFT的价值互不相同,因此不可对等交换,且不可拆分。

NFT可以将有价值的事物(可以是一幅画、一首歌或一段视频等)通证化,形成一种数字资产,并可实时追溯该数字资产的所有权。基于NFT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性,NFT更好地保护了数字作品的版权,使其免于被随意复制和分享,且由于区块链去中心化记账的特点,每一次NFT交易都会被记录在案,且不可更改,而购买NFT的买家就可以借助区块链,成为该NFT唯一的所有者。

二.

NFT交易

目前在国外,NFT主要在以太坊上通过智能合约进行交易,境外较为活跃的NFT交易平台主要有OpenSea、Nifty Gateway、MakersPlace、Rarible、Super Rare 和 VIV3等。借助NFT交易平台,创作者可以完成上链及交易。

1. NFT作品上链

目前NFT基于以太坊上的上链费用极其高昂。但借助一些NFT交易平台,创作者可能实现无需GAS费便可在平台上铸造NFT作品,但交易平台通常会从NFT作品销售中收取佣金,如VIV3 会承担NFT 铸造和交易费用,但会从NFT作品首次和二次销售中收取服务费。

2. NFT作品购买

NFT作品上链后,通常储存在软件钱包中,如Enjin Wallet、Coinbase Wallet、甚至是浏览器的 Chrome 插件中,如 MetaMask。买家也需实现创建数字钱包用于存储购买的作品,并准备加密货币用于购买作品。但考虑到大多数人并没有加密货币,部分平台支持使用信用卡购买NFT作品,如Nifty Gateway和MakersPlace。

3. 二次销售

三.

NFT交易在中国面临的法律监管

1. 区块链相关法律监管

通过前述对于NFT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NFT的存在离不开区块链。目前,海外绝大部分的NFT平台都基于以太坊的公链生态。目前在中国境内并不能连接到以太坊主网,因此中国的NFT交易平台需通过在境内自主开发自己的区块链或借助其他企业在国内已开发的区块链进行NFT交易。根据《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相关规定,NFT平台或被认定为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 [2] 。因此,若想在境内设立NFT平台,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3] ,并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管理系统填报相关信息,履行备案手续 [4] 。NFT交易平台及NFT交易能否通过安全评估及能否顺利备案存在不确定性。

2. 电信服务相关法律监管

NFT交易平台作为电信业务提供方,届时可能会受到相关电信法律的监管。如NFT交易平台作为经营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平台,届时可能需取得针对信息服务业务的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即ICP证;其作为第三方,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平台,可能构成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从而需要申请针对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的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即EDI证;如NFT平台届时运用新技术试办《电信业务分类目录》未列出的新型电信业务的,亦应依法向相关电信管理机构备案 [5] 。另外,NFT交易平台作为一个网络交易平台,其运营亦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和《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交易平台的规定。

3. 加密货币相关法律监管

以比特币为例,2013年12月发布并实施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通知》”)以及2017年9月发布并实施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公告》”在 NFT 世界中脱颖而出 ),均规定不得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虚拟货币”相互之间的兑换业务,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代币或“虚拟货币”,不得为代币或“虚拟货币”提供定价、信息中介等服务 [6] 。2021年5月,结合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价格大幅波动的现象,为贯彻《通知》和《公告》等要求,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公告》,继续强调不得开展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并从司法实践角度提出,虚拟货币交易合同不受法律保护,投资交易造成的后果和损失由相关方自行承担,以提示相关风险。同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等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进一步强调了虚拟货币不应且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防范NFT风险倡议》中也明确了相关企业不应以比特币、以太币、泰达币等虚拟货币作为NFT发行交易的计价和结算工具。

4. 金融领域监管

5. 知识产权法律监管

在国外,已有很多NFT侵权纠纷是因NFT作品侵犯NFT底层作品知识产权而引起的。如在2021年12月初,奢侈品牌爱马仕就发表声明称,美国数字艺术家 Mason Rothschild 创作的 MetaBirkins 系列 NFT 虚拟手袋抄袭了爱马仕铂金包的设计,侵犯了爱马仕品牌商标权。

6. 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监管

7. 细分行业领域的特殊法律监管

前景和展望

[注] 在 NFT 世界中脱颖而出

[1] 杭州互联网法院公众号2022年4月20日发文:《用户发布侵权NFT作品,“元宇宙”平台要担责吗?法院判了》。

[2] 《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区块链信息服务,是指基于区块链技术或者系统,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本规定所称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指向社会公众提供区块链信息服务的主体或者节点,以及为区块链信息服务的主体提供技术支持的机构或者组织;本规定所称区块链信息服务使用者,是指使用区块链信息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

[3] 《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九条 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开发上线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4] 《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十一条 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提供服务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管理系统填报服务提供者的名称、服务类别、服务形式、应用领域、服务器地址等信息,履行备案手续。

浅析NFT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司法实践以及法律风险

NFT是Non-Fungible Token的英语缩写,中文翻译为“非同质化代币”,与NFT对应的是FT(Fungible Token),中文翻译为同质化代币。同质化代币,这些代币是可替代的,比如以太币或者比特币,这些代币可以相互替换。然而,NFT比较特殊,每一个NFT都是唯一的,无法相互替代。因此NFT的价值是“所有者能够证明其是唯一真正持有创作者“签名”的原版拥有者,并且该作品的交易记录均可追溯,以证明作品权益的流通及归属”。[1]

2、什么是数字藏品?

3、NFT与数字藏品的区别?

(1)去中心化层面

(2)二级市场层面

(3)加密货币层面

二、NFT交易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

以我国NFT诉讼第一案深圳奇策迭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与杭州原与宙科技有限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一案[2]为例,在该案中,被告是NFT交易平台的经营者,网络用户在被告NFT交易平台上,上链了未经原告许可的侵权作品“我不是胖虎”,并以NFT数字艺术作品形式予以售出。随即,原告认为被告侵犯其著作权之复制权,发行权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诉至法院。经审理,一审法院判决被告承担帮助侵犯原告著作权的侵权责任,需承担损害赔偿。

1、NFT交易的本质

2、NFT交易不受著作权法上的发行权所规制

3、NFT交易不适用著作权法上的权利用尽原则

4、NFT交易适用于著作权法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三、NFT交易平台的法律风险以及合规建议

1. NFT交易平台在用户每出售一件NFT数字艺术品时,都将抽取一定比例佣金,且在NFT后续权利转让中,也会抽取佣金。此外,NFT交易平台还收取GAS费用作为手续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内容,网络服务提供者从网络用户提供的作品中获得经济利益的,应负有较高的注意义务。

2. 鉴于NFT数字艺术品的特殊性。NFT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将数字艺术品铸造成一个独一无二的数字艺术品,NFT数字艺术品的传播是基于对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的信任,弥补了交易主体之间因缺乏信任而有的顾虑。如果侵权案件频发,则会让交易者对NFT数字艺术品的交易失去信任,而NFT交易平台对NFT交易模式具有一定控制能力,因此其需要负有更高注意义务,以防NFT数字艺术品交易信任的丧失。

3. NFT数字艺术品上链者不仅要求其拥有NFT数字艺术品的所有权,还需要其享有该作品的著作权,从而NFT交易风险会远大于一般商品交易风险。因此NFT交易平台需要有更高的审核注意义务。

1、作品上链前审核著作权

2、实名注册并提供担保

3、接到投诉通知后采取必要措施

四、结语

注释: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朱玮洁 律师 上海漕溪律师事务所

编辑:IPRdaily王颖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在 NFT 世界中脱颖而出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NFT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拍出6900万美元高价: NFT为何如此火爆?

近日,著名街头艺术家班克斯 (Banksy) 的画作《Morons》 (《白痴》) 被一群艺术爱好者焚毁,并于Twitter上公开直播了全过程。该画作在被焚毁之前,已被所有者利用区块链技术做数位化处理,保存了该画作的NFT (Non Fungible Token) 。该NFT作品随后在OpenSea以约合人民币247万元的高价被卖出,但这却并不是NFT作品拍卖第一次进入大众视野。去年,Twitter的联合创始人Jack Dorsey将自己发出的第一条推特放到拍卖网站Valuables上拍卖,目前最高竞价已达250万美元。据Valuables说明,他们售卖的是这条推特的“数字证书”。该商品的独一无二的所有信息数据都被保存在区块链上,因此具备了“唯一性”的价值。这类可购买的数字化商品被称为NFT。

班克斯(Banksy)(b.1974)《Morons》(《白痴》),2006年作。此作意在讽刺1987年梵高作品《Sunflowers》拍卖会现场;班克斯嘲讽买下《Sunflowers》的后藤康男为“在 NFT 世界中脱颖而出 Morons”(白痴),并在作品上写下“I can’t believe you morons actually buy this shit.”(我真不敢相信你们这群白痴买了这个)。该作于近日被其持有者烧毁。图源:艺术中国ArtChina

如果说班克斯的作品是实现了由实体艺术到NFT形式的转变,还不能完全算作NFT作品,那么数码艺术家Beeple (Mike Winkleman) 在 NFT 世界中脱颖而出 的NFT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在佳士得赢得的天价竞价则有力地证明了NFT市场的巨大潜力。据佳士得拍卖行官方报道,《每一天:前5000天》以约合人民币4.51亿元的高价成交,刷新了数码艺术拍品的最高成交价纪录,以及网上专场拍卖拍品最高成交价等纪录。除却这些令人咂舌的信息,《每一天:前5000天》还是大型拍卖行历史上首次以NFT形式进行拍卖的纯数码拍品。

01

NFT是什么?

值NFT作品在艺术交易市场屡创佳绩之际,我们首先需要了解NFT的本质。NFT是英文Non-Fungible Token的缩写,中文译为“非同质代币”,也就是不可互换、不可替代的货币。NFT是一枚不可替代令牌,是区块链上的一个独特的数字项目;它包括多种多样的媒体类型,如艺术、音频、视频、GIF等。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技术,NFT对应着区块链中的一个条目,而特别的是,这个条目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同为数字货币,NFT的不可替代和唯一性区别了它和比特币 (可替代) 。

Beeple(b.1981)《每一天:前5000天》,NFT(jpg),21,069 x 21,069像素,2021年2月16日作,独一无二。此作是耗费5000多天创作而成的巨型拼贴作品。图源:佳士得

这里我们引入加密艺术 (Cryopo Art) 的 概念:加密艺术 (Crypto Art) 是NFT的一个应用场景,是通过购买储存在区块链上的NFT从而达到收藏目的。加密艺术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了版权问题,并且通过基于加密货币实现了数字艺术在网络上的自由流通。每一个上传完成的NFT都拥有其独一无二的数字化属性,就算是艺术家创作出了看似相同的作品,一旦上传为NFT后,两件作品的元数据也会有所不同。NFT从根本上保证了加密艺术的安全性,人们可以不再通过机构来验明艺术品的真伪,储存在区块链上的NFT元数据成为了最准确的验真工具。

02

万物皆可NFT?狂热背后的疑虑和思考

NFT市场的勃勃生机无疑让艺术家们对这个新兴平台投来热切关注的目光,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家们 (甚至是非艺术家) 的任何创作都可以被NFT化进行贩售,这似乎可以为艺术市场带来繁荣景象。然而,NFT进军艺术界无疑为传统艺术形式带来了冲击。批判者们认为沾满“在 NFT 世界中脱颖而出 钱味儿”的NFT艺术会摧毁真正有价值的传统艺术。他们对艺术形式的未来表示担忧:在NFT的压迫下,传统艺术家们将难以坚持,因残酷的现实而不得不转投NFT的怀抱,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展现平台将逐渐变得单一化,这并不符合艺术多样性的观念。

大量资金涌入市场后,NFT的拥护者们认为这是“最好的时代”,NFT贩售平台Bitski的CEO唐尼·丁奇 (Donnie Dinch) 认为,正是由于NFT的诞生,拥有数字所有权才变得现实。批评者则认为,与比特币如出一辙,NFT的市场繁荣很难避免“炒作”的成分,他们对这些巨额资金以及数字货币巨大的波动性表示担忧。值得一提的是,NFT高昂的成本也是它屡受打压的原因之一。与比特币类似,制作NFT需要消耗大量电力。据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 (IEEE) 的数据来看,一笔以太坊区块链交易所耗电量甚至超过了美国家庭的日均用电量,如此巨大的能耗引发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忧虑。

如何在NFT创作盈利?

隐形朋友#4672 近期成交额110ETH

黄金朋友NFT近期交易额496.在 NFT 世界中脱颖而出 69ETH

隐形朋友NFT当前交易数据

隐形朋友NFT有什么用?

隐形朋友NFT周边话题和互动

怎么购买隐形朋友NFT?

在opensea平台的隐形朋友NFT

隐形朋友NFT 地板价曲线

隐形朋友NFT

隐形朋友NFT #4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