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美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基于核心 GDP 的分析
从整体 GDP 中剔除库存投资、净出口和政府支出形成的核心GDP指标能更好地衡量经济增长质量及可持续性,因其集中于最终产品新增价值中更内在和稳定的部分。它具有以下特征:
其一,从美国经济发展看,个人和工商企业等私有部门支出在GDP增长中占比和贡献度越大,则 GDP 增长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越高,增长越具有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其三,出口比净出口更能真实反映增长可持续性,避免误导。因净出口由出口量减进口量得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净出口上升 GDP也上升。但细分看净出口上升可能是由于出口量升幅超过进口,也可能是出口量降幅滞后进口;净出口下降可能是由于出口增长滞后进口,也可能是由于出口下降领先进口。因此在净出口对GDP增长/下降贡献度相同的条件下,由于引起净出口变化的具体组合不同,它们对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的实际含义也有区别:通常而言出口增长更多意味着美国的 国际市场竞争力上升或海外市场增长更快,反之则反是;而进口增长更多意味着他国的国际竞争力上升或美国国内市场增长更快。因此更能反映美国对外竞争力和海外市场前景的是剔除了进口因素的出口数据。特别是美国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它的长期贸易逆差,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度自1976年以来一直是负值。而出口指标则能更好地反映美国的海外竞争力状态。进而言特朗普政府格外注重美国出口竞争力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所以出口总量指标能更好地反映其政策的实际效果。典型案例:2019 年第4季度美国 GDP 增幅 2.10%中的 73%来自净出口1.53%的增幅。但细分看:主要原因是进口下降了8.6%远超过出口增幅 2%,其在净出口增长中贡献度达 84%。这样的GDP数据看上去不错,但实际上它扭曲了增长的真实状态-若剔除净出口那么该季度GDP增长率仅为0.57%。
投资中技术分析的核心作用
自股票市场产生以来,人们就开始了对于股票投资理论的探索,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理论成果。实际上,技术分析是100多年前蒙昧时期创建的股票投资理论( Stock Investment Theory),是精明的投资者对股价变化进行长期观察并积累经验,逐步归纳总结出来的有关股市波动的若干所谓的“规律”。
书 名 技术分析 别 名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 作 者 罗伯特.D.爱德华兹,迈吉 类 别 金融与投资 > 股票 译 者 郑学勤,朱玉辰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6月01日 页 数 620 页 定 价 78 元 开 本 16 开 装 帧 平装 ISBN 9787111306061
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介绍
技术分析 选择和应用
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方法
技术分析 分类
技术分析 指标类
技术分析 切线类
技术分析 形态类
技术分析 K线类
技术分析 波浪类
技术分析 实战分析
技术分析 股票分析
技术分析 期货分析
技术分析 黄金分析
技术分析 优点
技术分析 缺点
技术分析 理论基础
技术分析 意义
技术分析 指标介绍
RSI是由技术指标之父 威尔斯.威尔德 发明的,RSI只有一根线和中间线(50)超卖线(20)超买线(80)。短期RSI在20以下水平,由下往上交叉长期RSI,为买进信号。短期RSI在80以上水平,由上往下交叉长期RSI,为卖出信号。股价一波比一波低,相反的,RSI却一波比一波高时,股价很容易反转上涨。股价一波比一波高,相反的,RSI却一波比一波低时,股价很容易反转下跌。RSI在50以下为弱势区,50以上为强势区。由下向上突破50线为由弱转强,由上向下突破50线为由强转弱。一般认为RSI在50以上准确性较高。如图1所示。
技术分析 入门步骤
技术分析 第一步
技术分析的第一步是要学会看图。图表的类型很多,但是都大同小异。最基本和常用的是阴阳蜡烛图。一根柱子表明一个时间段,如果您选中 30 分钟,则一根柱子表明 30 分钟的交易。如您选中一天,则一根柱子表明一天的交易。
技术分析 第二步
技术分析 第三步
技术分析 使用法则
技术分析 投资中技术分析的核心作用 应用法则
技术分析 操作原则
技术分析 市场操作
技术分析 看大
技术分析 看粗
技术分析 趋势分析
技术分析 趋势线
技术分析 趋势轨道
技术分析 几种趋势
技术分析 投资中技术分析的核心作用 技术分析图表
移动平均线 [2] 是最常用的技术工具之一。在一个简单的移动平均线中,相关价格的数学中值在一个观察期内被计算。这个时间段的价格(通常是收盘价)被加起来,之后除以总的时间段数量。观察期的每一天在简单的移动均线中都被赋予相同权重。但有一些移动平均线将较大的权重赋予观察期中较近时间的价格。这些被称为指数或者加权移动平均线。
相对强度指数(RSI)是一个J.Welles Wilder, Jr交易工具。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测量该市场的强度或者疲弱。一个高于70的RSI表明一个超买或者越来越弱的牛市。相反,低于30的低RSI表明一个超卖市场或者垂死挣扎的熊市。虽然你可以用RSI作为超买和超卖的指标,但是当RSI和市场价格之间发生失败摆动,其会表现最佳。比如市场在经历牛市挫折后创造了新的高点,但是RSI未能超越其之前的高点。
理财师必读书单 | 投资中的心理学
荐语: 本书的核心理念是“投资者并不理性”。在现实投资中,很多投资者对市场给予的信息都不能做出中立的反应,或过度反应,或选择忽略。因此在投资过程中,所产生的价值往往是投资者所认为的价值,而并不是实际价值。同时,由于投资者的不理性,导致了市场时而过度乐观,时而过度悲观。这种市场情况是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无法解释的,但是却可以用行为金融学来解释。所以,行为金融理论可以为从事机构投资、资产配置、基金投资等行业的人群提供更好的投资决策。
精华摘录: “经济学家们喜欢使用一价定律(Law of one price),即同样的物品应具有相同的价格。例如,一盎司白银在伦敦的(用英镑计算)价格应该与其在纽约的价格一样。如果两地价格有差异的话,白银就会从一个城市流向另一个城市。”
逆向投资心理学
荐语: 很多投资者都会有这种感受: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陷入“一卖就涨一买就跌”的怪圈。这实际上也是由于心理因素而对市场产生的影响。本书结合了行为科学、心理学、金融学的理论,带领读者透视投资者的心理如何驱动股市行情的变化。在本书中你将学到,如何在无需克服自己的情绪的条件下,充分利用自己和大众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使之成为可以参考的市场数据。
精华摘录: “作为决策方法,硬币投掷之所以这样受欢迎,是因为它被看作随机事件的典型例子。硬币落地时,头像和数字的机会在所有的统计书籍中都说是50%。硬币立在地面的情况,教科书没有预先考虑。”
金融心理学
荐语: 《金融心理学》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投资者的心理因素是如何对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化造成影响。本书从心理学的视角为投资者分析股票市场交易的规则。还为读者提供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可以直接用在市场分析中,并发挥作用。本书为证券市场的技术分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奠定了心理学和行为学证券市场分析中的地位。
精华摘录: “1900~1902年,《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系列论述股票价格变化的文章,但这些文章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文章的作者是该报创始人兼主编查尔斯·道。除了这份报纸外,他还创立了著名的道琼斯金融服务系统。”
证券投资心理学
荐语: 本书是投资心理大师的经验总结,记录了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趣事。作者不仅解读政治、新闻、资讯,而且钻研、思考经济、社会、与心理学的结合。本书记录了他在股市的洪流中所见的各种投机客、玩家的真实缩影,也是他看穿股市心理,在无数次战役中最终获胜的亲身体验。对于今天的投资者来说,虽然这些“传统”的理论已经耳熟能详,但是经典著作依然值得 反复学习。在投资中,更多的时候是需要摒弃“花里胡哨”的技术手段,回到本原,站在大师的肩膀上重新出发。
精华摘录: “投资人决定投资策略时所依据的利好的基本面情况,有可能与技术面相互抵消,这就是投资人无法理解的有时候明明是利多格局,而股市行情却没有做出积极反应的原因。”
投资中技术分析的核心作用
阶段A:阶段A标志着前期向下趋势的停止。 在此之前,供应一直占上风;供应减低的明显证据是初始支撑(PS) 和抛售高潮(SC)。这些事件在K线图上非常明显,表现为价差增大,成交天量;这种情况揭示大量的筹码从大众散户转移到了专业大机构手中。当沉重卖压得以释放之后,来自机构的需求和空头的补仓会自然地把价格推高,形成自动上涨(AR)。成功的二次测试(ST),通常伴有价差缩短和成交量减低,价格停止在抛售高潮(SC)的价位,或稍高的位置,表示这里的卖压比以前减轻了。如果二次测试(ST)跌到抛售高潮(SC)以下,接下来的盘整过程一般会出现新低,或者需要更长时间来进行。抛售高潮(SC)和二次测试(ST)的底部,自动上涨(AR)的顶部,界定了交易区间的边缘。如两个吸筹示意图中所见,画出水平线可以帮助分析市场的行为。
有时候下跌可能没有那么剧烈,在阶段A价差和成交量可能不会突然放大。一般来讲,更希望看到初始支撑(PS), 抛售高潮(SC), 自动上涨(AR)和二次测试(ST),因为这些不但提供了更加突出的图谱特征,更表明了有主力机构正在吸纳筹码。
阶段B:根据威科夫分析法,阶段B的功能是为新的上升趋势“积累原因”投资中技术分析的核心作用 (见威科夫第三原理,因果原理),在阶段B,机构和职业大户在相对低位吸筹建仓,为未来的价格拉升做准备。吸筹建仓的时程可能很长(有时一年或多年),包括低位买入,而且为了阻止价格快速上涨,在相对高位卖出。在阶段B通常会有多个二次测试(ST),而且在区间的上缘可以有多个类似上冲回落的行为。 总体来说,随着交易区间的演化,大机构是净买者,尽可能地吸收浮筹。机构的买卖行为影响了交易区间内价格上下运行的特点。在阶段B的早期,价格的波动幅度大,且有高成交量。随着职业交易机构对浮筹的吸收,成交量逐渐减低。当供应耗竭的时候,就是接近阶段C的时刻了。
阶段C:在阶段C,价格经历对剩余供应的决定性测试;代表聪明钱的操作者借助这次测试判定市场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即将拉升。弹簧是价格短暂跌破交易区间(由阶段A和B确立)的支撑线,然后迅速返回交易区间内的行为。 弹簧是一个空头陷阱的典范。在跌破支撑时,会让大众误以为这是下降趋势的继续。事实上,弹簧让空方和晚期卖出的交易员上当受骗而卖出,然后反转,并开启新的上升趋势。在威科夫分析法中,弹簧或震仓代表着对供应的成功测试,预示这是高成功率的做多机会。低成交量的弹簧、或震仓后的低量测试,揭示市场可能已经做好准备,即将进行拉升。所以这是开始建立多仓的好时机,至少应该建立部分多仓。
阶段D:如果我们在前面的分析正确,接下来发生的应该是持续的需求主控。价格特点是,在拉升过程中,阳线呈大价差,成交量增加;向下调整(最后支撑点)时价差缩短,成交量减少。 在阶段D, 价格至少要拉升到交易区间的上缘。几个最后支撑点(投资中技术分析的核心作用 LPS)是做多建仓,或者加仓的良好点位。
阶段E:在阶段E,价格离开交易区间,需求占据绝对的主导,拉升的迹象一目了然。回撤,比如震仓或其他类型的调整,通常都历时短暂。在较高价位发生的新的交易区间,在阶段E随时可以形成。这些交易区间被称为再吸筹区间,期间部分机构或交易者获利回吐,同时大机构增加仓位。这些交易区间有时被称为通往更高价位的“脚踏石”。
派发区间中的威科夫事件
PSY 初始供应: 经过价格大幅上升后,主力开始大量派发的位置。成交量扩大,价差加宽,预示趋势的改变即将到来。
BC 抢购高潮:通常在抢购高潮中会出现成交量和价差的显著增大。 当价格接近顶点时,购买力达到了最大;专业机构卖出,大众散户急切大量买进。抢购高潮通常在公司公布财务报告、或其他好消息时发生。大机构需要来自公众散户的极高需求来接手他们的筹码,并在卖出时不至于压低股价。
AR 自动下跌:抢购高潮之后,买盘急剧减少,沉重的卖压持续,自动下跌就出现了。这次下跌的最低点协助界定了派发区间的底部。
ST 二次测试:价格再次回到抢购高潮底部的价位,以测试这个区域的供需平衡。如果这个波段的供应超过需求,就代表区间的顶部被确认;成交量和价差会在价格接近抢购高潮界定的阻力价位时缩小。二次测试可能会以上冲回落的形式出现,即价格会“突破”到抢购高潮和其他二次测试所代表的阻力位以上,然后又快速返回交易区间之内。在上冲回落之后,价格通常会下行,去测试交易区间的底部。
SOW 弱势信号:这是下跌到交易区间下缘,或微微跌破下缘的行为。通常弱势信号的下跌会有价差和成交量的增大。自动下跌和弱势信号表示价格的特性改变的开始部分:现在供应占上风了。
LPSY 最后供应点:当弱势信号测试了支撑位后,可能还会有虚弱的拉升。这时的拉升特点可能是价差缩小,显示了拉升的艰难。拉升困难的原因可能有需求减低、供应巨大,或两者都有。最后供应点代表着需求耗竭;是大机构在价格快速下跌前的最后一波(或几波)的派发。
UTAD 派发后上冲回落:派发后上冲回落发生在派发区间,刚好与吸筹区间的弹簧或震仓的定义相反。它发生在交易区间的后部,是对“突破”阻力线以后出现的新的需求的测试。如同吸筹区间的弹簧和震仓,派发后上冲回落不是派发区间的必要组成部分。在派发区间示意图1中有派发后上冲回落,但在示意图2中则没有。
派发区间中的威科夫阶段
阶段A:上图显示,在派发区间,阶段A标志着上升趋势的停止。直至这一点之前,需求一直占上风;供应进入市场的明显证据是初始供应(PSY)和抢购高潮(BC)。接下来的事件经常是自动下跌(AR)和针对抢购高潮的二次测试(ST),且经常伴有成交量减低。另外一种情况是,没有高潮行为,但需求耗尽,成交量和价差缩小,上升趋势终结;在巨大供应出现之前,通常的表现是每次拉升的突破幅度减小。
阶段B:阶段B的功能是为下跌趋势的产生积累原因。在此期间,机构和职业大户意识到下跌趋势可能要出现了,就大幅减仓,并开始布置空单。在积累原因方面,派发区间的阶段B与吸筹区间的阶段B类似。本质的不同是,在派发区间演化的过程中,大机构是卖出,是清仓,也最大程度地消耗残余需求。这一过程的表现是供需平衡已被打破,重心倾向于供应而不是需求。在弱势信号(SOW)的下行波段中,会出现明显的阴线价差增宽和成交量的增大。
阶段C:在派发区间,阶段C可能会出现上冲回落(UT)或派发后上冲回落(UTAD)。上冲回落(UT)是吸筹区间中弹簧的反向动作。它是价格短暂“突破”交易区间的上缘,然后迅速折返并收盘在区间之内。这是对残余需求的测试。 它同时也是诱多的陷阱。它看似上升趋势延续的信号,但实际却是让没有辨别能力的、做突破的交易者犯错。在价格下跌之前,大机构利用上冲回落和派发后上冲回落,迷惑大众,使散户方向判断错误,并在高位将筹码卖给做突破的交易者或投资者。另外,派发后上冲回落(UTAD)也有扫掉散户空单的作用。大机构做出了这一动作,迫使做空的散户在高位止损。
阶段D:当阶段C显示需求只是最后一波以后,阶段D就到来了。在阶段D,价格将跌到支撑,甚至跌破交易区间的支撑线。当交易区间的支撑线被明显跌破,或在上冲回落或派发后上冲回落出现之后,价格跌破交易区间的中线,就说明供应明显占主导的证据大大增加了。阶段D通常会有几波虚弱的拉升;这些最后供应点都是开空仓,或加空仓的良好机会。任何在阶段D仍然做多的交易者,都是自找麻烦。
阶段E:阶段E展开了下降趋势。 价格跌破交易区间下缘,向下运行,供应占主导。一旦区间的支撑被跌破,出现整体弱势信号,通常会对这个跌破(冰线)进行测试,价格拉升到以前的支撑线附近,或试图接近支撑线。此时是卖空的高胜率时机,因为下跌期间的反弹拉升通常比较虚弱。交易者可以在下降趋势中做空,使用浮动止损,来跟踪整个下降的过程。 在大幅度的下跌后,可能会出现高潮行为,开启再派发区间、或吸筹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