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水下來就買股票,5年賠了70萬,我真心覺得股市是個騙人的地方. 」一個菜鳥投資者的成長告白
我記得我常說,散戶在市場上活超過5年,其實就能靠經驗賺錢。剛開始玩股票時,我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幹嘛看書,那些寫書的人會賺錢,他們幹嘛寫書,有什麼好學習的,哥我前幾名國立大學研究所畢業的,學個屁,邏輯強是我的強項,聰明過人不在話下,結果進到股市5年,發覺不學習的下場就是送錢給別人花,過度交易把錢送券商、送政府,做差價跑來跑去把錢送操作手法比你高的人或外資或法人,股票有一套它運作的方法,原理不難,只是很多人都不了解他的運作方法就進來送錢。
一開始看了《一個投機者的告白》有3本書,有什麼《富爸爸窮爸爸》一系列出了近10本書,口木醫生、胡立陽、李弗摩《股票作手回憶錄》、遲利媽、《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找到雪球股 讓你一萬變千萬》、《雷浩斯教你小薪水存好股又賺波段》、《獨孤求敗贏在修正的股市操盤絕技》、《小資女艾蜜莉の投資SOP》、《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主力作手不願告訴你的操作祕訣》、《心理學》、《快思慢想》、《金融心理學》、《投資學》、《投資心理學》、企業財報,如何作假帳、《日本股市之神– 是川銀藏的投資心法》、「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怪老子帶你看懂財報選好股》、《怪老子教你:理專不想告訴你的穩穩賺投資》、《彼得林區 征服股海》、《漫步華爾街》、《以交易為生》、《走進我的交易室》、《一個全職交易人的投資告白》、《大腦煉金術》、《墨比爾斯圖解投資策略》、《投資終極戰:耶魯操盤手告訴你,投資這樣做才穩賺,別讓數字唬了你》、《半斤非八兩:跳出理財的心理陷阱》…累積到現在看了不下500本,現在還持續的在看,在學,當開始學習後,差不多2年後,我把之前賠的70萬就賺回來了,隨著書愈看愈多,相關的知識愈來愈足,再下一年,又贏了150萬,再下一年贏了9萬,今年贏了160萬。
如果你願意好好的學習,相信3年後你就會有所成就,5年後可能開始賺錢,10年後也許你就不再為錢煩惱,但相反的你若不願意學習,我勸你還是不要玩了,能在股市中生存的都有幾把刷子,如果你一把刷子都沒有,送錢的一定是你,有人提早認識自己,就長期投資,找低點,找好股票,低檔時買進,然後一直持有,這個方法你能得到合理的投資報酬,也許20年後,30年後複利就讓你賺翻,這也是最簡單的投資方法。
法人大逃殺,買什麼不怕崩盤?億元大戶:轉進這種定存股 股價愈跌愈要買
(資料來源:《養一檔會掙錢的股票》)
買零股練習操作資本利得
2021年投資趨勢與建議1.分為短期買進賣出賺價差和長期投資存股。建議小資族先定期定額存股,之後可以拿部分資金購買大型龍頭股零股,練習關注市場。看利率決定停利後,把獲利轉進定存股,再開始下一輪循環。
2.利率是金融市場的基礎,央行提升利率的時候,借錢成本變高,使得股票需求降低,股債就容易應聲下跌。
3.進場時間點很重要,台股漲破1萬5,000點,還有上漲空間,但已經是相對高點。除了金融股,其他類股都不適合做定存股。
4.近期投資熱潮很大一部分來自市場游資過多,須留意美國調升利率的訊號,來到1~2%的時候,就要準備出脫賺價差的持股。
明明有人大買,股價為何漲不上去?一張圖掌握價格上漲的訊號
7成民眾尿酸偏高?放任不管小心成為糖尿病、洗腎候選人!30秒測你的牙起來指數,抽全聯200元禮券與早安健康8月新刊《第四高:痛風百科》!
- 為什麼股價會上漲、下跌?
- 明明有人在大買,股價卻不漲?
(這些也是我剛接觸股市時最大的2個疑惑)
1. 有些前輩說,股價要漲,只要有人買就會漲了?
畢竟股票成交,是建立在一買一賣的狀況,有人買,也就是說另一邊有人在賣,既然有買有賣,那怎麼能解釋成股價上漲是因為有人買股票呢? 按照技术买涨买跌每天稳赚 (編輯推薦:投資靠「明牌」能賺嗎?想讓股票幫自己加薪,先甩了6個錯誤心態)
(有人買,代表也有人賣) 圖/Peter投資去
你得看懂「5 檔報價」及「內外盤」,股價要漲,成交在哪才是關鍵!
市場追價意願高
連續成交在外盤,股價才會漲
(資料來源: 籌碼 K 線)
2. 有人明顯在大買股票,股價怎麼都漲不動?
1.壓低成本囤貨
(資料來源: 籌碼 K 線)
2.庫藏股實施
(資料來源: 籌碼 K 線)
從10萬到1億、賠光1億到再賺1億!最強散戶靠買股翻身:必須搞懂的12個觀念
圖片來源:pixabay -->
❶ 漲價題材。某家公司的產品漲價,這種股票容易成為飆股,如跟著晶圓代工漲價的IC 設計和IP 股。另一個是產業毛利率持續往上的股票,像台積電在2021 年股票大漲,就是因為毛利率上升。
❷ 賺錢的公司不一定會漲,成長的公司才會漲。一家公司,如果每年固定賺5 元,股價不見得會漲,因為獲利已經反應在股價上。但如果今年賺10 元,明年賺20 元,獲利一直在成長,就能吸引資金進入,推升股價,如2020 年至2021 年7月的航運股。
❺ 在多頭股市裡,追強勢股會比去低接弱勢股,容易賺到錢。千萬不要去買股價感覺很低的公司,例如某檔股票跌了一陣子,有些投資人就會覺得現在的股價很低而進場。人性喜歡買便宜的東西,但在股市裡不適用。反而要去追強勢股,如前一陣子股價100 元,現在120 元的公司,比較容易賺到錢。
另外,當強勢股下跌時,是可進場的好時機;弱勢股漲了就要賣出。一檔股票會成為強勢股,代表有籌碼進場,籌碼指的是法人,他們很看好這家公司,且一直買進,當股價下跌,就是買進機會,如2021 年9 月至10 月的漢磊(3707)(3707)、景碩(3189)(3189)、智原(3035)(3035)。如何判斷是不是強勢股,可以和大盤的位階相比,個股下跌時比大盤強,回檔就要買它。
2015 年我曾經在浩鼎跌過一跤。當時,浩鼎研發乳癌藥物,前景不錯,股價從9 月的200 至300 元,漲到12 月21日,最高來到755 元。那時市場盛傳它會漲到1,000 元,我在500 至600 元時買進,漲到700 元時沒賣,直到下跌二至三成才賣掉。我投資了千萬元,損失達二成多。自此之後,不再買沒有獲利的生技股。
在2021 年最知名的,是曾經的台股股后「康友-KY」下市一事。該公司股價曾在300 至400 元,今年爆出經營團隊掏空公司資產且財報不實後,股價一路下跌,直到4 月1 日,因無法簽出財報而下市。其後,投資人雖然籌組自救會,卻很難追回當初投資的資金。
❾ 新股比老股會漲。新產業、剛上市的股票比較會漲,以富邦媒(8454)(8454)和寶雅(5904)(5904)為例。寶雅在2002 年剛上櫃時是新股,因營運模式和傳統賣場不同,所以漲得很凶,股價最高漲到660 元。2020 年異軍突起的是富邦媒,2014 年上市股價才300 元,2020 年受惠疫情,全民瘋網路購物,在2021年股價突破2,000 元,成為市場的新寵。同樣是零售業,富邦媒就會比寶雅漲得多。所以,挑公司時,要買會漲的新產業或是新上市的股票。
❿ 新趨勢最會飆漲。每年市場都會出現新的趨勢產業,如2020 至2021 年的航運股、WFH(Work from home,在家工作)的電腦、面板等族群,以及車用電子、第三代半導體等。有新的趨勢,股票最容易漲,因為資金會往新的趨勢走。
另外,從資金流向表也可以看到資金流進哪一個產業,如航運、鋼鐵、面板很紅的時候,在那段時間,資金都流進這些族群,帶動股價往上飆升。在2021 年9 月,市場的主流是第三代半導體會用到的特用化學股,如中華化(1727)(1727)、永光(1711)(1711)等。跟著主流族群投資,可以事半功倍。